有哪些科学家在发明之前伴随着迫害?
在二十世纪的科学史上,爱因斯坦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物理发现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他发明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质能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和布朗运动。但是,英雄也有死路一条。从20世纪初直到爱因斯坦去世的30多年里,他一直在研究一个重大的物理问题——统一场论。
什么是统一场论?我们知道自然界有四种场,分别是引力场、弱场、电磁场和强场。统一场是为了揭示各种场之间的统一性,最终可以用最简单、最恰当、最实用的物理规律来表达。
用爱因斯坦自己的话说,这个“物理定律必须只有这样一个性质,对以任何方式运动的参考系都有效。”这个规律会像太阳和彩虹一样美丽,照亮和沟通整个物理世界,也会让人在不同的乐器背后,聆听到超越所有乐器的浩瀚壮阔的和声,就像一首优美的交响乐。
然而,经过30多年的曲折研究和探索,爱因斯坦的志向未能实现,只留下终身遗憾。在给他的好朋友索尔洛万的一封信中,他无限悲伤地写道:“我无法完成这项工作;它会被遗忘,但将来会被重新发现。“并预言,在未来,这项工作将由一个非物理的外行人来发现和完成。因为局内人太局限于传统和现成的物理知识。
1955年,爱因斯坦睿智而高贵的头颅被交死时,地球和银河系还在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一个呆滞而焦虑的自转,直到2001年中国农历大年初一凌晨4点,中国陕西省乾县某中学年轻的历史地理老师司月开始爆发。这时候冷空气透过窗户,冬天的寒气侵入了衣服。然而他完全没有感觉,痴迷于在一堆纸上反复检查球形运动物体的能量。这时,他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他推导出了爱因斯坦30多年未能研究出的物质-能量场基本定律。它的一般表达式是:
△P?斯科萨
△E= η?————— + η'δ
△t
其中:△E为总能量,物质能量场为标量,物质能量的单位为焦耳。△P是物体和质点的动量,单位是千克?米/秒。s是旋转距离,单位为米。△t是初始和最终状态的时间量或周期量,单位为秒。Cosa是力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夹角,δ是场和波函数的统计解。η是功效。正常情况下,η=1。在场波作用下,η+η'=1。
1角=1牛?M =1 kg?米/秒平方?米饭
斯岳薇物质-能量场定律(以下简称物质-能量定律)不仅包含了爱因斯坦解的统一场定律,还包含了量子物理中所需解的场波函数,其覆盖范围比统一场定律更广。
物质和能量定律是哲学理解、物理直觉和数学技能的最令人惊叹的杰作。它揭示了* * *在各个领域中的起源和本质,也证明了小到分子、原子、粒子,大到行星、星系的运动,各种物体的运动都处于一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中。它也揭示了自然的统一和简单。像火炬一样,点燃了爱因斯坦在统一场研究领域熄灭的火焰,也点燃了物理学新突破的光明曙光。
其实这个定律并不需要权威人物的证明——就像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所有定律都没有得到过任何证明一样。因为人们会在理论实践和生产实践中证明,任何一个懂物理知识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都可以用这个定律推导出势能公式、杠杆公式、轴公式、欧姆定律、焦耳-楞次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以及所有与物质、能量、场有关的物理定律。
为了慎重起见,笔者走访了某师范学院的相关大学教授、博士生和讲师。他们认为物质能量定律的结构方程是科学的,使用的量纲值是正确的,推导过程是正确的,意义重大。
这个定律将会引起一场全新的物理学革命,就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样。同时将它迅速引入实践,为人类获得巨大的科技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的“爱因斯坦”——梁村中学历史地理老师斯·岳薇,就这样为我们摘下了一顶闪闪发光的物理桂冠,自豪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是最聪明、最有智慧、最具创造力的民族之一。
三
产生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不容易的。他往往需要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的长期酝酿。他的诞生往往是一个开明时代的先兆,也是上帝给一个优秀民族最奢侈的礼物。
伟大的科学家不同于平庸的科学家,他必须具有非凡的精神气质,比如坚忍不拔的精神、努力工作的态度、对科学的高度理解和想象等等。初中历史地理老师司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谦逊但雄心勃勃。不足五尺,却心满;他像一个拓荒者一样,充满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以及勇于承担风险、迎接挑战、独立自主的内在品质。
1981的秋天。在普希金眼里,秋天是“黄金创作季”。对斯·月辉来说,这个秋天确实如此。只不过他写的不是普通的诗,而是更宏伟的地学诗。
有一天,他刚写完一篇中篇小说,就停下笔打了个盹,目光不自觉地滑过墙上的世界地图,他偶然发现南极洲正漂向离南极很远的地方。这一现象与李四光和魏格纳的理论相反,即由于惯性离心力和水平分量的影响,陆块将不可避免地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因为眼前的南极其实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而不是从极点移动。
与常人不同的是,斯·岳薇并没有轻易错过这个偶然的发现,而是追根溯源,然后发现过去收集的卫星勘测数据也清楚地表明,世界七大洲中有六个是朝着极点移动,而不是远离极点。
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来源于一个关于传统理论和神秘直觉与洞察力的问题。从那时起,一个巨大的目标在斯·岳薇的脑海中迅速形成并付诸实施。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如同炼狱一般,其艰难困苦远超常人想象。
找到问题——大胆假设——小心证明。像任何新理论的创造者一样,斯·岳薇在经历了无数个艰难的白天和不眠之夜后,终于完成了他的理论“扩地漂流论”的基本框架。建成后的那天晚上,这个不到五尺的男人激动不已,反复背诵了几句表达理论中核心内容的话,就像在享受一场心灵的共融,就像在背诵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每一句话都是那么优雅、和谐、对称而美丽,如天上的月亮,如春风,如湖水,如山花怒放,如雨后的山景,如悬挂的彩虹。在终极的地方,美与真、科学与艺术、理论与诗歌已经融为一体。
“地面扩张和旋转漂移”理论是探索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的新理论。斯·岳薇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之后独树一帜,运用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地质地貌学和数学论证等方法,建立了自己新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可概括为:大陆块体以水平方式自西向东同方向同步运动;漂移模式是螺旋(上升或收缩)极移;它的驱动力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膨胀力,使陆块垂直运动;运动形式是波浪式前进的圆周运动;动力来源于地球自转产生的膨胀力和自旋漂移力。地球自转的力源来自星系的演化。另外,地壳的水平差异运动和垂直抬升运动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 * *存在,相辅相成;有主次有阶段,即时间和空间上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运动呈现周期性,即水平运动期和垂直运动期。总之,膨胀力使地壳升降,自旋漂移力使其螺旋漂移,呈波浪式循环运动。
在斯的“地面扩张漂移”理论之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理论,美国科学家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理论,美国科学家摩尔根、拉皮顺、麦肯齐等人提出了块体板块构造理论,中国科学家李四光、黄、陈、张文友、等人也分别提出了“大陆阀门”理论和“多旋回理论”。可谓是多姿多彩。斯的新理论继承并发扬了上述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和精华。“地扩漂移”理论的区别在于,上面的理论认为陆块在远离极点,而这个理论认为陆块在向极点移动;上述理论认为,陆块的运动形式是水平浮动,陆块向前向后倾斜,从中间山脊向两侧移动,相互推挤或俯冲等。,而这一理论认为陆块是波浪式前进的螺旋漂移运动;上述理论认为,陆块运动的动力来源于其他行星的引力、地幔对流、转动惯量的变化等。,而这个理论认为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产生的膨胀力和陨石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动能。地球自转的力源来自星系的演化。
思维在火热的激情中不断发酵和拓展,许多新奇的想法、奇妙的灵感、突然的顿悟接踵而至。在斯·岳薇发现并完成“地球自转和漂移理论”后不久,他扩展了其原理,进而创立了“天空膨胀自转和漂移理论”和“光的电磁波自旋理论”。也被称为“斯岳薇三论”。
简而言之,天空膨胀和自旋漂移理论;宇宙是一个动态封闭的球形天空,内外中空的轮廓,空间无限,时间无始无终。星云不断运动,充满了磁场、粒子和星际物质。各天体在宇宙中心附近逐渐形成,在宇宙半径面上逐渐向外膨胀旋转,在宇宙壳层内运动旋转,在表面螺旋上升,在宇宙黑洞处收缩下沉。
简而言之,光是一个光源(光母)发出的高速能量粒子流。光也是电磁波。光波和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向外进动,波阵面由电磁辐射能量组成的振动相位相同的点组成。任何一点即光子都可视为二次波(子波)的发射中心,二次波形成的包络面形成新的波前,以横波的形式从一级向前传播到下一级,直至传播过程中能量减弱并逐渐消失。
1993年8月,斯克服重重困难,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地扩浮论》。在此期间,他给副省长范晓梅写信,得到支持,并获得省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出版费用,于5月1996再版了这部专著的修订版。中国科学院院士、Xi安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宗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张元光教授等都在书前写下了热烈的祝贺,对斯的理论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鼓励。
这首写于秋天的诗,终于在十二年后的另一个秋天成熟,散发着无比的科学芬芳。
四
现在回到斯·岳薇的“物质和能量定律”。
事实证明了爱因斯坦五十年前的预言,而他灾难性的滑铁卢——统一场论定律,是被一个物理学门外汉、中国人——初中历史地理老师司发现的。
爱因斯坦的天才在本世纪的失败有很多原因。第一,当他走到成功的大门时,突然走错了方向,无视日月等真实物质,一头扎进狭小的时空世界,用黎曼几何验证统一场定律,结果是误入歧途,一去不返。二是因为当时物理界在探索弱力场和强力场,没有正确的结论,所以爱因斯坦的研究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撑,难免有失偏颇,令人遗憾。
如果说爱因斯坦证明统一场定律的方法是正面进攻,那么斯·岳薇则是在爱因斯坦研究的基础上,在《斜刺》中进行了突然袭击。他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完成,而是在研究地面上的山脉起伏和火山熔岩喷发的地球动力学的时候很自然地追溯到了能量的问题。根据他的“地面膨胀漂移”理论,两个物体之间的动量不同,力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夹角不同,就在地面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如果我们以地球上的一条子午线为标准,将一个物体的动量乘以自转距离和角度,再除以自转周期,就得到能量值,由此自然推导出关于统一场的“物质能量定律”。真是“铁鞋无处可寻,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买到。”突破物理世界的高城、深潭、设防堡垒,其实就是弹指一挥间,一笑而过。
当然,这“弹指一挥间”的背后,有着斯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有着对人类地球物理概念迄今为止所有成果的驾轻就熟的把握,有着他聪慧的才华和过人的洞察力。
斯·岳薇认为,在球形宇宙中,自然界是由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组成的。物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实物和场波。物体是物质的凝聚态,粒子是物质的分散态。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描述的是宏观物体的低高速运动规律,量子力学描述的是微观粒子的光速运动规律。只有把凝聚态物质和分散态粒子结合起来验证自然界的统一性和简单性,我们才容易发现物质、能量和场波在同一个地方,也就必然会发现引力场和电磁场、弱场和强场相互作用的结构规律。能够用一个场的存在来描述另一个场的性质,既能描述电磁效应和引力效应,又能解释弱场和强场的存在理论,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的统一场论和物质-能量场定律。
以上的理论描述可能有点粗糙,但娱乐文化、搞笑文化对我们已经吃腻了的胃口,可能就是一顿美餐了。
五
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才是正确的、有生命力的理论。
根据他的地面膨胀和漂移理论,斯·岳薇仅在1995年就成功预测了下列地震:
1995 10哥伦比亚地震。
1995年7月,中国云南南部发生7级地震。
1995 10月,印度尼西亚发生7级地震。
1995 65438+10月,日本7级阪神地震。
1995 65438+2月台湾省莲花地震。
4月1995云南昭通地震。
1995夏永登7级地震。
这些地震发生前,斯已将上述地区的地震预报上报有关地震部门并备案。可惜地震有关部门对这个“无名小卒”的预测没有重视,更没有上报国家地震局,通知灾区人民做好防灾准备。结果,斯·岳薇的地震预测全都准时发生了。在经历了重大伤亡的巨大痛苦后,地震部门的一名官员淡淡地说:“这家伙大概是撞上去了?”
继次年的预测之后,斯·岳薇成功地预测了国内外20余次地震。
此外,他还利用自己创立的“三大理论”多次成功预言。
1995 7月8日,陕西省气象局专家预测今年“旱情将持续一年”,全省立即召开抗旱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抗旱保苗工作。但斯认为今年不可能发生干旱,并在《陕西日报》周末版发表了对持续高温干旱的新解释,预测7、8、9月东北地区将有暴雨。7月20日至9月20日陕西关中阴雨连绵,秋粮丰收在望。陕南、安康地区将有暴雨,需做好防汛准备。此后,事实证明,斯·岳薇的预言是完全准确的。
2006年5月,中国测绘队准备攀登珠穆朗玛峰,测量其高度。根据他的理论,斯岳薇在网上发表了一个预测:珠穆朗玛峰只会变矮,不会长高,高度在8843米到8845米之间。后来中国测绘局公布珠穆朗玛峰实际高度是8844?43米,结果证实了他的预测。
以上例子其实只是对他的“三大理论”的一个小测试。真正的大用处还是在航天、航空、探矿、工程建设、军工、科技发明等等。回想爱因斯坦相对论对世界的巨大用处,不难想象斯岳薇物质能量定律对世界的巨大用处。
六
造物主培养人才的方式往往千奇百怪。他用十字架创造了基督,用宗教迫害创造了哥白尼,用人头落地创造了金圣叹,用贫穷和疾病创造了曹雪芹。他给了英国科学家霍金最听话的大脑,但同时也给了他最不听话的身体。
造物主对斯·月辉的命运是什么?
1957 165438+10月20日出生于陕西省甘县磨溪镇陈家庄。后来因为母亲生病,亲生父亲把他送到赣县王村镇上关西村的娘家。他一直高烧不退,成年前成了小儿麻痹症患者。
八岁的时候,萧思月坐在自己的土洞边上。他看到一群小伙伴路过去上学。他非常羡慕。他那丰富的见识突然在他的内心呼唤起强烈的学习欲望,于是他哭了。但那时候家里穷,连一元五角的学费都交不起。后来父母再三要求村政府照顾,才得到上学的机会。
高中毕业后,他和同学们一起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回家种田,加入“农校”。记得干活,平整土地,磨面,打糠,弹棉花,修农机。反正我什么都做了。
有一段时间,他远离村庄,在一个偏僻无人居住的叫南岭的地方种菜。因为我一个人在这里,没有家务拖累,自然有空闲时间。他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如气象学、植物栽培学、动物学、病虫害、力学、电学、天文学、光学等自然科学书籍。像夸父一样,他迫不及待地想畅饮知识的河流和海洋。他非凡的求知欲伴随着非凡的野心。他的血液每天都在为科学和创造而燃烧,他的心脏带着对整个民族的基督教热情而跳动。
国家高考制度恢复后,是他上学深造的机会。他开始复习功课。炕沿、门板、案板、锅桌是他的书桌、凳子;别人不用的旧书是他的课本;草稿纸是从坟墓里捡出来的黄纸、废报纸、水泥袋;没有笔,就用刀削尖竹尖;如果没有墨水,五毛钱买一袋蓝色水晶,用水稀释。如果你买不起电灯,就点一盏煤油灯。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直到我步出村口去参加县考,看到一望无际的农田,我突然感叹:“哇,麦子黄了!”“他的考试成绩无疑是名列前茅的。然而,恶作剧的命运仍在继续。县招生办居然有人陷害他,在他政审表的“身体条件”一栏填了三个字:“无手”。
落榜后,是绝望的挣扎,激情的奔跑,最后获得了上级的同情。澄清是非后,他考上了赣县师范。时间是1978 65438+十月。
1981年,斯26岁时,创立了地面膨胀和浮动理论。30万字的理论工作就是在我们简陋的小屋里完成的。
那时候他已经在赣县良村中学教书了。住在学校一个楼梯下的小空间里,我完成了这部理论著作的修改和定稿。这个小空间简单到只能放一张床一张桌子。你在床上一伸腿,脚已经到了门口;我一抬头看到床上,头就撞到了地板上。一本关于广袤地球的书,就在这么一个小地方结束了。
2001他在经历了地球膨胀漂移说、天空膨胀漂移说、光的电磁波旋转说三个理论之后,发现了物质能量场统一并相互转化的物质能量定律。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爱因斯坦”斯仍然是赣县梁村中学一名无人问津的历史地理老师,每月工资只有600多元。而且连个办公用房也没有,连个小办公桌都没有。
最难过的是老婆离婚。他的妻子是内蒙古敖汉旗人,长得像大草原一样美。她年轻时充满理想和纯粹的诗意。她爱上了斯·月辉,并决定嫁给他,因为她欣赏斯·月辉的智慧和创造力。但是,毕竟婚后漫长的日子很现实,很冷。在她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丈夫的贫穷和生活的窘迫终于熄灭了这个内蒙女人的热情。她要求和他离婚。尽管斯·月辉仍然深爱着她,但他那充满科学智慧的脑袋却很难给她带来她渴望的金钱和财富。
她离开了他,回到了她遥远的草原。
但爱的火焰仍在我们爱因斯坦的胸膛里燃烧。1992春节期间,他思念妻子,去了内蒙古。一路北风,冰雪。他拖着生病的腿,在雪地和沙丘中蹒跚前行。好不容易到了敖汉旗长生乡父母家,却被几个壮汉赶出了大门。后来,另一个壮汉拦住他,把他打倒在地,拳打脚踢,直到他浑身沾满鲜血。然而,苦难中有幽默——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他看到一团晶莹洁白的雪花,仿佛在证明自己的生命价值和自己的理论,以一种辉煌耀眼的方式从天而降。他突然又兴奋起来,一下子忘记了所有的痛苦...
从此,他成了年轻的鳏夫,带着儿子,住在上关西村只有三间破旧房子的小院里,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狗叫的深巷,桑树顶鸡啼。”也很田园。
七
尽管斯受邀出席了1996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2001年中国经济工作会议、2003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高峰论坛”,但他的三大理论得到了国内外科技界众多同仁的认可和赞赏,并继续发挥着影响力。省政府还授予他“陕西省十佳残疾人”称号。他的事迹也被各种媒体报道过。但他还是一样,一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今年,儿子考上了大学。因为交不起高昂的学费,他只好让儿子重读一年。
让我感到难过和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爱因斯坦”要遭受那么久的痛苦?
我认为对待和忽视顶尖的科技人才和成果是最不能容忍和不可原谅的罪行!
斯·岳薇的成就对于地球物理界来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是人类科学走向未来的新的一步。
一个科技人才的出现是非常罕见的现象。想象一下,上个世纪整个世纪,有多少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才存在。
其实,对科技人才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渴望进步的尊重,是对民族不断进步繁荣的尊重,是对我们祖国在与世界强国的竞争中取胜的爱国情怀的尊重。
但是,现在我们中的一些人尊敬并感到兴奋的主要事情是什么?是金钱,是放荡,是肤浅的娱乐和搞笑的笑话,是女明星的吃喝耶戈和一点无关紧要的八卦!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关系国计民生、民族命运和科学进步的重大问题?
我们有些人还需要八国联军入侵,或者甲午战争,才能再次唤起危机感吗?
斯岳薇的“三论”在世界上已经出版了13年,他的物质能量定律在世界上已经出版了5年。然而可悲的是,他得到的依然是鄙视,冷眼,冷漠,甚至鄙视。如果他的理论和规律能够上升到舆论表面,引起争议,如果有人站出来指出他的理论体系的谬误,证明他根本就是错误的,那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声音。但遗憾的是,没有这种声音,只有一种惰性的、阴郁的寂静。
然而,这种冷漠和沉默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就地震而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地震组织能够准确预测地震。如果我们重视他在《地胀漂移说》中关于地震的论述,在地震单位中重用这位天才,那么我们民族乃至全人类将避免(至少减少)13年来数万条生命的死亡!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我们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很多人都支持过他。比如原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通信,就曾推荐他到省属高校从事科研工作。陕西省原副省长范小梅、原科协主席任旭、原咸阳市科委主任吕存祥等都热情支持他,并要求相关科研单位破例将他调走。然而,这些要求都被一一阻挠,阻挠者提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斯学历不高,职称太低。他们是按惯例和约定做事的人。他们不知道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他们甚至不知道,很多伟大的发现,其实都是一些卑微的小人物创造出来的。他们忘记了爱迪生是个报童,法拉第是个印刷工人,爱因斯坦只是个专利局的职员。
目前,美国一些科研机构已经通过网络向斯·岳薇发出邀请,邀请他到美国工作、生活和学习,并承诺给他绿卡和丰厚的薪水。难道我们让像岳薇这样的人跑掉了吗?还是温暖他,用一颗爱财爱才的心留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