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主要的青贮剂和青贮添加剂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青贮饲料添加剂有200多种,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分别是细菌接种剂、酶制剂、非蛋白氮和防腐剂。

一、细菌接种剂

乳酸菌在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菌种有乳酸乳球菌、粪链球菌、足球乳酸杆菌等球形乳酸菌。乳酸菌如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如活力99发酵剂。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使不同的农作物(包括难青贮的农作物)得到高质量的青贮饲料,各种细菌制剂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细菌接种剂是美国最常用的青贮饲料添加剂。英国谷类作物制备的青贮饲料约有一半使用细菌接种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我国,市场上的接种剂多为均质发酵乳酸菌。如果青贮饲料原料中的干物质>:25%,添加足够的乳酸菌(每克原料1万个乳酸菌)可以迅速产生大量的乳酸,可以降低PH值,从而有效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青贮饲料的安全和品质。添加细菌接种剂的青贮饲料可以产生更多的乳酸,但发酵的最终产物含有较少的乙酸和乙醇,因此干物质的损失可以减少3%。为了在青贮饲料中均匀地接种细菌,接种剂应该以液体形式使用。一般是先复活,用水悬浮制成菌液,然后在灌装时撒在青贮饲料中。原料每隔30厘米撒一次,窖藏20天左右即可使用。

菌种复活和菌种液配制方法如下:首先将活菌种(如一包125g活力99发酵剂)溶于1000ml水中,最好事先在水中加入10g白糖。然后在室温下,让菌液静置约1-2小时,使菌液复活。复活的菌剂必须当天用完,不能隔夜使用。还需要一定量的盐来制备菌液。例如,将上述1000 ml菌液与浓度为1%的4000 ml盐溶液混合,配制成最终的菌液(当然不一定是4000 ml水,视青贮饲料的含水量而定,含水量过高的青贮饲料可使用稍少的稀释水)。

影响菌剂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下:

(1)原料类型:一般禾本科牧草效果好于豆科牧草,难青贮作物效果好于易青贮作物。细菌接种剂在苜蓿和牧草青贮中效果最好,但在青贮玉米中效果有限。研究表明,细菌接种剂不应用于青贮玉米。

⑵原料中的含糖量:在细菌接种剂的作用下,乳酸生成的数量和强度首先取决于原料中的含糖量。通常情况下,细菌接种剂不应该添加到刚刚割下的、几乎不含干物质和糖的原料中。例如,新刈割的干物质小于20%、糖分小于3%的牧草,在青贮100天后,可发生二次丁酸发酵,导致PH值和氨氮升高,青贮失败。必要时可在低糖的青贮饲料中添加淀粉酶、纤维素酶等酶,降解更多的糖分。在国内,如果加糖的话,葡萄糖和蔗糖的量约为1%-2%,废糖蜜的量多为4-5%。碾碎的玉米粉、高粱、大麦等。也可以添加。含水量80%的青贮饲料可添加10%以上。当然,如果加多了,青贮中损失的干物质可能会多一些,但效果是好的。淀粉颗粒如5%的玉米粉可以加入,含水量约为70%。

⑶细菌的用量和种类:不同种类的细菌和生物活性有不同的作用。严格来说,每种青贮作物都应该有自己专用的接种剂。匈牙利有一种细菌接种剂,含有三种不同特性、功能互补的菌株,还含有促进细胞活化的物质和促进细胞活力的微量元素。就用量而言,一吨新鲜青贮饲料应提供至少6543.8+0000亿个活菌(至少1克物料)

⑷原料平衡:制剂的效果还取决于青贮饲料的切碎程度、压实程度、填充速度和密封性能。即使是乳酸添加剂,也不一定能弥补违反青贮饲料技术规范造成的损失。

二、酶制剂

添加的酶制剂主要是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等多种细胞壁降解酶。添加酶的目的是降低青贮饲料中的纤维含量,有利于反刍动物饲喂成熟饲料。此外,酶可以降解更多的糖用于乳酸菌发酵。酶有助于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从而提高乳酸发酵、干物质回收率、储存期和家畜生产性能。

根据试验,在紫花苜蓿和红三叶中添加0.25%的黑曲霉酶,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下降约65438±02%,半纤维素下降约30%,果胶下降约33%,青贮饲料含糖量为0.5%。如果酶制剂的用量提高到0.5%,青贮饲料的含糖量可达2.48%,粗蛋白可提高28%。在青贮含糖量较低的豆科牧草时,可添加淀粉酶或纤维素酶等酶制剂,水解青贮饲料中的部分多糖,使其转化为单糖,从而保证产生足够的乳酸,获得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

第三,非蛋白氮NPN

氨和尿素是青贮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营养添加剂,用于改善玉米、高粱等谷物青贮饲料的品质,以增加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减少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部分青贮原料蛋白质含量不高。比如青贮玉米只有4.5%的可消化蛋白,而牛日粮中可消化蛋白含量为12.5-15%。如青贮饲料中每吨添加5公斤尿素,可使氨营养达到20%,可满足牛的生长发育需要。如果添加0.3-0.5%的尿素和硫酸铵混合物,每公斤青贮饲料可增加可消化蛋白8-11g,每吨玉米青贮饲料使用25%浓度的氨水12kg(使用前稀释2倍),相当于在奶牛饲料中补充2.5-3%的可消化蛋白。

如果在青贮饲料中添加醋酸脲、硝酸脲、盐酸肼、甲酸肼和氯化铵,既能增加氨营养,又能防病。比如在玉米、甜菜和各种牧草青贮中添加0.5-0.6%的氯化铵,就可以起到这种双重作用。

此外,青贮饲料中还使用了硫、磷、钙等无机盐。在玉米青贮中添加0.2-0.3%的硫酸钠,由于含硫,可使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含量提高2倍。如果每公斤青贮饲料中添加5g磷酸和10-15g骨粉,可以很好地满足家畜生长发育的钙磷需求。

第四,防腐添加剂

这是一种具有防腐抑菌、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饲料营养价值、降低有害微生物活性等多种用途的添加剂。

1,稀硫酸和稀盐酸

为了迅速杀灭青贮饲料中的杂菌,降低PH值,使青贮饲料变软,便于牲畜消化吸收,可在青贮饲料中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加入1份硫酸或盐酸和5份水,成为稀酸(注意:稀释时要将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时搅拌,绝对不允许将水倒入酸中,以免发生危险)。在100公斤青贮饲料中加入5-7公斤稀酸,会使青贮饲料迅速下沉,易于压实,增加储存量,使青贮作物迅速停止呼吸(生物氧化),从而提高成功率。

2.甲酸和乙酸

国外常用甲酸(蚁酸)、乙酸(醋酸)或丙酸。比如添加甲酸等添加剂,制备高蛋白青贮饲料,可以将蛋白质损失降到最低。甲酸制成的青贮饲料呈鲜绿色,气味芳香,蛋白质损失仅为普通青贮饲料的2-3%,胡萝卜素损失也很小。豆科、禾本科牧草用80%甲酸、11%丙酸、9%乙酸混合,效果较好。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开花前刈割时,每吨可添加浓度为85-90%的甲酸2.8-3.5公斤,制成高蛋白青贮饲料。这种添加剂已在美国、英国、法国和挪威广泛使用。乙酸的使用方式与甲酸相同。在青贮饲料中添加0.5%的甲酸和丙酸混合物(甲酸:乙酸= 30: 70),比不添加的青贮饲料能显著提高营养价值,使青贮饲料中65-98%的糖分得以保存,蛋白质分解减少一半以上,干物质损失减少一半以上,酸度在正常范围内(pH 3.4-4.4)。

3.甲醛

在美国,每吨青贮饲料中添加的甲醛量是3.6公斤浓度为85%的甲醛。我国一般使用37-40%的甲醛溶液,用量为青贮饲料重量的1.5-3%。在英国等地,每吨黑麦草中添加2.8公斤95%的甲醛。使用甲醛可以有效抑制杂菌生长,防止腐败,防止饲料中的蛋白质被细菌分解,保存饲料的营养。在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甲醛和甲酸也混合在一起用于青贮。方法是:用相当于青贮1.5%的甲醛和1.5-2%的甲酸混合使用,对幼叶非常有效。

用甲醛处理青贮饲料的另一个作用是反刍动物瘤胃内的许多细胞可以直接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而被消耗。甲醛能与饲料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阻止瘤胃微生物分解蛋白质。当这些复合物下降到皱胃和小肠时,被蛋白质消化酶利用,从而增加家畜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

4.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酸性饲料中对霉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用量不超过0.1%。在美国、英国等地,青贮饲料也使用甲酸钙和亚硫酸钠,也可酌情选用其他防霉抑菌剂,如山梨酸及其钾盐,但价格较高。

使用防霉剂时,应尽量均匀喷洒在切碎的青贮原料上,分层压实,密封存放。伊春高新专利产品开发中心拥有此文的编辑权。如有人转载,请告知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