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从普通工人到“技术大师”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高级技术员。获创新成果奖55项,其中国家专利13项,在胜利油田率先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称号。2006年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技术是从小班升级到大班的敲门砖。
刚进采油厂,戴只能去上技术含量不高的小课,就是晚上出去巡查,看看采油机是不是在“磕头”。
他想上大班,师傅告诉他,一定要业务技能过硬。"不满是一个向上的轮子."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像大师一样的真正合格的产油人,不仅能查井量油,还要掌握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业务知识。在坑里,在巡逻路上,在采油机旁,到处都留下了他学习的身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掌握了《采油技术》等十几本书的内容,并在胜利油田管理局组织的“一百题不能不及格”活动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技术能手”称号。
在1987期间,戴负责的链条抽油机是当时先进的抽油机设备,但其补油装置容易出现故障。平衡缸缺油时,员工停下来爬到4米的高度给储油包加油,费时费力又危险。戴开始思考。白天他在井场观察,晚上回家查资料,试方案。在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画了几百张草图,做了几十个方案,做了几十次实验,终于研制出“气动加油包”,在胜利油田全面推广。这一成功,扬起了戴创新的风帆。
2007年9月29日,在山东省举办的“十大发明家”评选活动中,戴名列第一。
这个奖项与一股天然气有关。当时由于油井套管气压力低,很难进入集油干线。长期以来,它被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不可再生的天然气资源。跑到空气中的天然气怎么回收?这个“气”围绕着戴的心。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戴近3个月的潜心研究,“移动式套管采气装置”横空出世,一举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并在胜利油田其他采油厂广泛推广,年创造经济效益654.38+00多万元。
就算浑身是铁,也拧不了几个钉子。
戴不是老师,但他是胜利油田的香。他带出来的65个优秀弟子都有一技之长。他说,光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浑身是铁,也拧不了几个钉子。
戴独立创办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网,实施网上助教活动。运营仅一年半,点击率已超过110000,成为青年工作者学习讨论的“技术家园”。
2006年,戴还创办了“技术革新协会”,促进了采油工人技术素质的提高。如今,戴创办的“科技创新协会”不仅成为传播科技的课堂,也成为孵化创新成果的摇篮。仅戴所在的胜利东辛采油二矿分公司,每年就有70多项创新成果问世,年经济效益12万元。
“我从戴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种执着创新的精神,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也能有所收获。”东辛采油队11高级技师张建国说。
如今,戴的徒弟中,已有4人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7人晋升为高级技师,52人晋升为技师或获得油田以上技术能手称号。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厂长荣说:“戴是胜利油田二十万产业大军的杰出代表。随着戴提拔的技能型人才的出现,油田和谐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劳工证词
只有“挖掘”知识才能产出更多的石油,开发油田首先要开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