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车企缺乏芯片专利?

作为全球顶级代工巨头,富士康长期占据中国最大电子代工厂的位置。在大陆投资30多年,客户也是知名企业,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惠普、微软等。苹果手机代工也大多由富士康完成。

但由于易的影响,订单减少,国内人力成本增加,富士康开始逐渐将市场向外转移。富士康专注于印度,部分原因是土地和人口成本低,部分原因是苹果的生产重心从中国转移。

2020年7月,有消息称,富士康将投资65438亿美元在印度南部扩建工厂。这家位于印度南部的工厂主要用于组装苹果手机。虽然目前苹果和富士康都没有正面回应,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富士康转移到印度现在已成定局。

但随着国产手机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上升,富士康的“逐步退出”无疑为国内代工市场厂商提供了机会,比亚迪就是其中最大的潜力!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国内的车企还能做芯片吗?但其实早在2002年,比亚迪就在半导体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现在也算是小有成就。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估值过百亿,还发布了三款手机指纹识别芯片,申请了90多项相关领域的专利。

这几年华为不断被打压,筹码有限。麒麟9000很可能成为绝唱。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比亚迪主动与华为达成手机代工2000亿订单的全面合作,并已建立相应的代工产业园基地!此外,比亚迪还为小米代工,这无疑将对中国芯片领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此前,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表示:“有些技术专利是纸老虎。你要知道芯片是人做的,不是上帝做的。”作为国内唯一具备芯片制造能力的巨头,相信比亚迪和华为的合作能够创造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的海外建厂之路并不顺利。14年曾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尼建厂,但因“土地”问题搁置。18年,美国威斯康星工厂一年后关闭。

事实上,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富士康重心的转移。第一,富士康完全走出国门并不容易。第二,比亚迪等潜力巨大的国企也有足够的实力填补“窟窿”。你认为比亚迪有可能取代富士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