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专利诉讼
华为成立于1988。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年销售额超过650亿元,近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
但华为要想在海外扩张,在美国与思科竞争,就必须收购一家美国高科技企业,才能继续海外业务。美国科技企业3Com是最好的目标,但与国际同行相比,华为仍处于弱势。如果它收购了一家美国企业,它就必须找到一家国际资本* * *来持股。最终,华为选择了与贝恩资本合作。还有一件事,2003年,华为和思科打了一场烂官司。如果和思科的老对手3Com合作,或者收购3Com,和思科的竞争会更有利。
那么3Com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呢?众所周知,罗伯特·梅特卡夫发明了以太网。他在1979创立了3Com公司。他是全球公认的网卡和监管机构的优质供应商。他有优秀的网络解决方案,在各种网卡技术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同行。然而辉煌过后,他却因为不思进取,经营不善,最终被惠普收购。
在惠普收购之前,华为已经与3Com达成了收购要约,因为华为早在2003年就与3COM成立了合资公司。至于合资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回应思科对华为的诉讼,另一方面是为了3Com的技术专利。任为合资公司CEO,华为占股51%。可以说合作是顺利的。如果华为收购3Com,应该说会很顺利。
2007年,3Com运营艰难,但与华为的合资企业H3C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利润。3Com 95%的利润来自这家合资公司。后来没想到合资公司被3Com全资收购,华为出局了。但华为565,438+0%的股份卖给了3Com,也赚了9亿美元左右。
2007年9月28日,华为和贝恩资本共同出资22亿美元收购3Com。
美国对华为和贝恩资本收购3Com非常紧张,其中美国外国投资安全委员会对提交的收购案审查了75天。2008年2月21日,收购方案最终被CFIUS以危害美国政府信息安全为由否决。
危及美国政府的信息安全?这是美国人一贯的说辞,大家都耳熟能详。当时,3Com提供了美国政府和军事机构的很大一部分计算机网络设备。
虽然美国一些部门觉得华为不会收购敏感的美国技术,而En Capital也曾表示,最终决策权在CFIUS手里,由他负责,美国情报机构参与其中,声称美国技术转移到中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最终,CFIUS叫停了华为的并购,导致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商业并购计划失败,被美国商界看好,也让3COM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传输办认为,从这次合并可以看出,美国对我们中国科技企业的态度从未改变,从2008年开始,甚至更早。
美国政府以安全为由,处处针对和打压我国的科技企业,开始以任何理由打压,并将其列入实体名单。技术霸权主义的大棒从未放下。从2008年到2012年,华为与美国公司相关的6个M&A和合作计划被美国叫停,可见我们处处被针对。虽然我们曾经在战场上打败了傲慢的美国,但在科技领域却处处受人欺负。
连载:华为制裁简史2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