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举报恶意假冒
法律分析:接到职业打假人的举报、投诉或消息后,商家需要特别注意。在注意的同时,也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给对方公司和营业执照、身份证等个人信息。要及时检查商品中发现的问题,必要时采取停售、召回等措施。同时,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同时也建议商家在与供应商合作前签订购销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供应商需要对商品质量负全责。一旦商家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消费者索赔或行政处罚,供应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向商家进行赔偿。除了商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商品的宣传页也是投诉的重灾区。商家遇到的常见投诉类型有:违反绝对化条款、普通食品宣传保健品功能或治疗疾病、夸大或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宣传专利产品无专利号。法律依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投诉人有两个以上且基于同一消费者权益纠纷投诉同一经营者的,经投诉人同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按* * *处理。* * *投诉人可以书面形式选择两名代表进行投诉。代表人的投诉行为对其所代表的投诉人有效,但代表人变更、放弃投诉请求或者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经被代表的投诉人同意。第十二条投诉由被投诉人实际经营场所或者住所地的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受理。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通过自建网站等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投诉,由其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对平台内经营者的投诉,由其实际经营地或者平台经营者住所地的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对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的投诉进行处理。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行政机关受理的投诉需要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的,可以报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