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钟志华

1962年7月,钟志华出生在洞庭湖边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贫穷的家庭使他年轻时更加努力学习。1970年6月开始学习,1978年9月进入湖南大学,1982年7月20岁从湖南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从此一直到65438+年6月。1988年5月,先后获得了瑞典勒欧大学副博士学位和林雪平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从那以后,他被林雪平大学聘为助理教授和几个享有盛誉的“终身副教授”之一。

在瑞典期间,他开始研究有限元法,即用一个有限变量的离散系统来近似描述一个无限变量的连续系统,将汽车碰撞的许多复杂数据用一种可以计算和模拟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应用于薄板系统的接触碰撞研究,为汽车安全设计和车身冲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他的著作《接触碰撞有限元法》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赢得了很大的声誉,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从65438到0995,他毅然回国,被湖南大学聘为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回国前,他和妻子都有绿卡和一个车库。他的一些研究项目被国外几家大公司采用,他也作为主要研究员和子项目负责人参与了欧盟的高科技项目,但优越的物质生活并没有改变他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对于质疑,他回应说,一个有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无论在国外做得多好,面对国家的富强,都很难感受到真正的骄傲和轻松愉快。即使从自然的感情上来说,回到养育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也是应该的。适合南方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是我国在六五、七五、八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的课题。但由于水田作业环境恶劣,水稻生长复杂,农村机械化耕作道路不发达,农民要求价格低、性能可靠,一直没有开发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产品。钟志华认为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和社会价值。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农业,国家的全面进步必须伴随着农村的进步。于是,他抛弃了前辈学者一般不搞农业机械研究的做法,决定自费研制一种水稻收割机,为一代代南方农民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于是,他利用在湖南大学机械专业兼职任教的优势,每年自费回国两三次,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反复比对草图。

65438到0995回国定居后,他腾出时间,坚持研制适合南方水稻作业的小型水稻收割机。无论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总是到田间地头考验自己,在车间和田间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最终研制出原理和性能先进的三种机型,突破了困扰我国农机行业几十年的重大技术难关,获得两项国家专利。1996 65438+10月,“钣金冲压技术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与关键技术及其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课题正式立项。钟志华和李光耀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起了一场攻克机械制造难题的运动。起初,他的课题组“主动出击”,去各个企业介绍自己的软件。后来企业主动找他们帮忙解决问题。他们的理论、技术和设备逐渐被企业认可,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2004年,经过10年的攻关,课题组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碰撞仿真分析CAE系统软件,完成了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安全气囊设计理论与技术、新型碰撞吸能结构与方法、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装备。此外,研究组还提出并开发了自适应安全气囊仿真与实验的新理论、设计方法和成套技术与设备,为减少安全气囊对车辆乘员的意外伤害,最大限度发挥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有效对策。研发了一批创新的汽车碰撞缓冲吸能结构和装置,开发了以机械储能螺旋履带滚筒牵引装置为代表的一整套国际先进的汽车碰撞安全试验技术和设备,提出了多种车型的车辆安全性设计,并在企业中成功实施。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三款车型碰撞安全的成功开发应用,就增加产值30多亿元,利润654.38+0.2多亿元,利润30多亿元。2005年7月,钟志华接任湖南大学校长,不仅给了他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也开启了湖南大学向“研究型、开放型、综合型”目标全速前进的新时代。经过初步调查分析,在9月份的教师节表彰会上,他提出了“把湖南大学建设成为全国排名前30位的重点大学”的设想,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他在任期间,为了全面加强学校的课程教学,创造性地提出了“责任教授”、“学分制”等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的具体改革方案。“负责教授”是指负责一个专业、一门学科或一门课程等的教授。,旨在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建设精品课程,凝练引领学科方向,打造精品专业和学科。“学分制”及相关措施的实施,使“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的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湖南大学任职期间,相对于校长和院士两个身份,他在某种程度上更偏爱“钟老师”这个称呼。虽然作为校长很忙,但从2005年开始,他开设了一门名为“大学生成功之路”的课程。这门课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每年选修课的名额都是满满的,而他自己也只是抱着平和的心态和同学们一起探索“成才”之路。

从5438年6月到2005年2月,钟志华从52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2010 12,钟志华离开湖南,被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201111 10月,重庆市委决定钟志华兼任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察和采访,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葡萄”理论,即每一个具体的科技项目都很重要,但如果不把分散的项目集中起来串起来,效果是有限的。这些项目就像散落在盘子里的葡萄,不能一下子举起来,但如果把葡萄串起来,效果将是所有单个葡萄的总和。

2011年4月,重庆市科协三届六次全国委员会选举钟志华为重庆市科协主席,至2014年6月调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2014、10、31号决定,免去钟志华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