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第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针对“以批带教、以罚带教、以管带教、以卡带教”的现象。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出发,积极探索“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
第一,把正确看待后进生作为转变观念的“关键”。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缺乏正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学生基础差不等于智力差,但是潜力大。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师形成教研不仅仅是优等生的专利,后进生的教研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教学规律的知识。
二是从只关心学习成绩转变为关心学生生活。走教育教学弯路教学生做人,事半功倍。
三是从“管别人”向“为别人好”转变。“为别人好”才能让别人接受你,接受你的教育,这是教育者的良心。要摒弃“恨铁不成钢”的旧观念,让教师从关爱学生中体验到“为他人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从批评学生到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启动学生的自信心,从让每个学生自己做一件事开始,让学生在某一点上成功,取得持续的成功。五是把全优是优等生的观点,转变为单科优等生。在教学管理方面,既要加大优秀学生成绩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又要把这些学科的特长生作为优秀学生。观念的改变会让老师意识到,只有缺方法的老师,没有不会变的学生。同时,教师观念的转变要从“改变语言”和“改变行为”两方面落实。换语言要求老师不要说“不”或“你做不到”,而要说“你能行”、“你能行”等鼓励的话。改变行为,要善待学生,把“五样东西”带进课堂,就是把爱、温暖、鼓励、微笑、信任带进课堂,让学生的心里充满阳光。
二、组建一支精干有力的教学管理队伍,强化教学管理责任
要强化教学管理责任,完善教师聘任,明确教学管理责任,细化教学管理制度。抓实际,抓细节,抓教学管理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
一是强化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学管理责任。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教育主管和教研组长是具体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把精力放在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组建一支精干有力的教学管理队伍,选派业务精、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人负责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团队成员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并在师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以促进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管理责任。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班级各学科教师的核心,是提高班级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学校要建立班级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科教师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学科教师联席会议,调查了解情况,沟通教学信息,分析教学质量,商定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因素,集中教学智慧,形成教学合力,努力提高班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第三,强化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科教学管理责任。教学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是教师,学校要把学科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坚持严、细、实、小的原则,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定期检查和量化报告教学常规(包括教学计划、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培养优、辅修生、作业批改、单元测试、成绩分析、教研活动、业务培训和课题研究等)。).提倡推门听课、跟课,实行“问题跟踪督导、末位学习”制度,建立教学问题档案,确定整改措施和限定整改期限,实施教学管理。
第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
做好教学常规管理,既要做好教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设,又要保证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校长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学检查指导,狠抓备、讲、助、改、考五个教学环节,提高课堂质量,做好教师备课、课表制度制定、教案检查和批改作业,要求教师要有教案和教学进度,定期检查公布教师教案,让全体教师相互交流、参考、点评。对于上课迟到、空课、拖课、随意出入班级的教师,将扣除绩效考核分。
校长对教学的关心和支持,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科研是常规教学的推进器。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完善教研组织建设,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努力提高教研水平。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讲座等活动,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积极学习、相互交流,达到* * *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师在丰富的活动中受益。
校风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风是校风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校风就有什么样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办好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校长要带头制定策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开展整顿“教风、学风”活动,要抓住整顿师德、加强师德教育这个重点,以规范教职工和学生行为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建立健全“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整顿校风,改进学风,在全校形成有序的教学秩序、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严谨科学的教育氛围和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