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做汽车,你信吗?

华为的“无车宣言”一直在网络中回响。2015年,车联网刚火的时候,华为加了车联网技术,但是高层坚决否认了“华为汽车制造计划”;2019年初,任公开表示“华为有发展边界,只做车联网模块,绝不造车。”

华为不做汽车,你信吗?在汽车中国的展台上,隐约看到华为的菊花LOGO,隐藏在拥挤的汽车巨头背后。是的,华为不做汽车,但它永远不会忘记。

2065438+2009年4月,任明确提到,车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将是华为未来的三大突破。随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和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

华为是认真的不造车。华为只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华为为什么不造车?连“造车”这个词都不想提?原因有很多。

制造一辆汽车要花很多钱。蔚来的李斌说,“没有200亿元不要造车”。5438年6月+去年10月,戴森在内部邮件中通知员工,他的宏大电动汽车计划已经终止,不具备商业可行性。历时三年研发,耗资200亿。

2020年,苹果将在汽车项目上向R&D基金投资6543.8+09亿美元(人民币6543.8+03.3亿元)。当然,这笔钱超出了穷人的想象,但相比之下,全球汽车行业每年的研发支出在800 ~ 1000亿美元之间,苹果今年的研发支出相当于整个汽车行业的20% ~ 25%。

然而,苹果至今甚至还造出了一辆原型车!真的是造出来的。营销、建厂、售后要花多少钱?

很显然,跨界造车的浑水真的很糟糕。虽然像华为、苹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不差钱,融资能力也是汽车公司无法比拟的,但是一旦真正投入造车,就会发现“造车是个无底洞”。

另外,华为自己也说要“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个FLGA是打不倒的。华为不造车,是为了让合作伙伴安心。要知道华为合作的车企有BAIC、广汽、SAIC、比亚迪、东风、一汽。他们是朋友还是竞争对手?相信华为还是很清楚的。

华为在手机业务上面临的局面已经演变成一个国际话题。造手机很容易,但是没有芯片就玩不了。

包括美国、英国和瑞典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华为发起了抵制,包括禁止供应芯片和5G设备的接入。华为各大业务集团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造芯运动成为自救之路。

在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下,汽车被大型手机取代,车载软件程序和手机芯片一样,成为行业的核心技术。智能电动车和手机一样是电子产品,但是更大,把不同的电子产品连接在一起是华为最好的。

此前,受芯片交付和软件程序开发滞后的拖累,大众全新电动汽车ID.3在欧洲的交付被推迟。华为的“BU”、“HI”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就是要把造车的钱用在刀刃上。

虽然不造车,但这并不妨碍华为在汽车领域构建蓝图。

比如不造车的博世,2065,438+09.7年实现年销售收入665,438+09.7亿元,其中博世汽车事业部销售额达到3734亿元。要知道,博世只是个汽车代工,却还能赚这么多钱。如果华为拿走智能汽车的软件服务,市场前景会更广阔。

华为看中了这片蓝海,前期与汽车主机厂深度合作,进行初步的功能落地和成长发展;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核心壁垒,获得供应链的话语权。

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绝不是“三电”技术等硬件,而是更强大、附加值更大的“软件”,比如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即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说起来,就连强大的电动车特斯拉也没有完全理解AIoT。

利用自身5G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优势为汽车赋能,重建汽车的智能架构,是华为的算盘。

据华为【BU】总裁王军介绍,截至今年9月,除整车制造、电池、电控外,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软件平台,华为几乎已经完全覆盖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

你觉得华为还需要造车吗?

边肖认为,华为不造汽车。这个秘密就藏在任在公司发出的“无车”决议文件里,正文下面标注着“有效期3年”的字样。是的,华为造车与否,取决于时机成熟与否。

不说别的,苹果已经说了很多年不造车了,但是它在汽车研发上的投入是真金白银,苹果从来不说“我不造车”。据悉,传闻已久的苹果汽车预计最快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与大家见面,苹果一直在加州对数十辆原型车进行秘密路测。

对于这些行业龙头来说,他们要做的是自己的生态链,汽车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与其专注于周期长、产业链多的造车,不如发挥自身优势,把蓝图规划做漂亮。毕竟现在的智能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汽车生产只是未来汽车工业的一个制造环节。软件、数据、用户是互联网巨头的资本,汽车厂商比华为、苹果更焦虑。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