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拒绝承认抄袭一事激起众怒,设计师内幕被曝光。网友:如何看待拒绝文化抄袭?
来自中国的学生在迪奥巴黎品牌专卖店前举行抗议活动,要求迪奥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停止文化盗窃和盗用。本次活动是留学生正式申请的合法聚会,并得到了当地执法部门的批准。所以,这个活动的主办方说,他们匆忙准备了直播。由于准备不足,无法完成直播,活动一开始就有人去现场捣乱,结果还比较顺利。感谢所有贴标语、喊口号、发传单、拍照的人。
从现场的图片来看,参加活动的大概有三四十人,多为女性。他们站在迪奥品牌logo的正门前,穿着传统汉服马脸裙,手里举着“Stop Approportion Culturelle”等抵制横幅,扇着迪奥的耳光。而且外国人也参与了现场,支持中国保护汉服文化。
迪奥这次引起的争议不仅仅是碰撞风格,还有宣传语言。这条裙子的款式完全抄袭马脸裙,但它的正式名称是“标志性的迪奥轮廓”,全新的设计完全是扯淡。马脸裙是中国传统的外裙。一般是两件式,前后光面,左右打褶。这是一种罕见的典型形状。因为脸裙,又叫“马脸百褶裙”,迪奥不能因为换了一个腰扣就扭曲文化属性。
而且,这也不是马脸裙第一次被偷了。此前,韩国网络名人宋智雅将韩服和韩服混搭,上身穿韩国常见服饰,下身穿编织的金色马面裙,起源于中国明清时期。不过据说整套款式都是韩服,非常好偷。另外,迪奥的这款产品也是韩国设计师设计的,让人遐想。
在设计领域,因为文化底蕴,很难从版权上解决迪奥设计师抄袭和盗用的问题,所以大众的需求并不太多,只是要求迪奥承认灵感来源于中国汉服马面裙,而不是篡改历史记忆,通过窃取的方式抹去马面裙的官方来源。
看到这一波留学生的举动,不少国内网友纷纷点赞,称赞他们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反面的例子。面对迪奥盗用汉服文化的恶劣行径,该品牌所有相关联袂主演都视而不见,没有站出来发声,也引起了网友的反感。有网友不赞成明星解约发声,认为代言和发声是两回事。毕竟像上一波明星注销,品牌会在另一个时间宣布另一个明星代言,或者请韩星代言,很恶心,很鸡贼。
马脸裙又称“马脸百褶裙”,是汉服的一种。它的设计是前后共四扇裙门,两两重叠,两侧垂挂,中间裙门重叠形成光滑面,俗称“马脸”。迪奥的裙子也是前后裙门的设计,加上开衩的变化,也算是改良的马脸裙了。
马面裙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族妇女最典型的服饰样式。《明故宫史》记载:“拖时,背后不断制,两边一摆,前面一分为二,马面折于下,从两边开始。”马脸裙的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从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庶再到民国的清丽质朴的一系列变化,但它的“马脸”结构一直根深蒂固。近年来,随着汉服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马脸裙一直是流行款式。
可见,马面裙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历史文献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流行至今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迪奥所谓的“全新设计”完全站不住脚,更像是“全新抄袭”。但也有网友认为,服装设计借鉴了世界各国的元素,不仅西方如此,美国也是如此。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没有国界。谁设计的好看,谁都会喜欢。
恕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虽然“艺术无国界”,借鉴外来元素无可厚非,甚至客观来说,可能有利于中国元素或者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但这绝不能成为迪奥抄袭马脸裙的理由。如果对此保持沉默,消费者只会认为这是迪奥元素,而不是中国元素。
另外,很多大品牌会为自己的服装设计申请专利。如果迪奥也为这款裙子申请了相关专利,那么我们国家的商家以后要想生产自己的马脸裙,恐怕要向迪奥支付一笔不菲的专利费,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如果迪奥能在产品介绍中大方承认是中国马面裙作为参考或灵感,其实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有些事情值得深思。为什么当别人盯着我们博物馆里的文物,试图借鉴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时,我们有些人却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视而不见?
近年来,尽管国内流行,但国内仍有很多服装设计师仍然认为西方流行元素就是世界的时尚元素,从而盲目迎合。这从清华美院的“眯眼”走秀就能看出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种崇洋媚外的价值观,还是缺乏文化自信。
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没有错,值得鼓励,但以此为由贬低自己是不可取的。中国有着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巨大的资源里不缺审美、元素、创新,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既然我们被赋予了“拿来主义”的独特条件,为什么不用心去发现、发掘、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