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定义

(一)培训的目的

从满足企业业务需求的角度来看,企业培训有四个目的:

(1)长期目的:即满足企业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培训活动。

(2)年度目的:即满足企业年度经营中人力资源需求的培训活动。

(3)工作目的:即满足员工高水平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的培训活动。

(4)个人目的:即企业为满足员工实现职业规划目标的需要而提供的培训。

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培训计划时,应明确体现培训的不同目的。

(二)培训的意义

近年来,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要训练”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们确实需要培训,但这不仅仅是为了跟上时尚,也不是必须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培训的意义是不同的。

1,从企业角度。

(1)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2)培训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3)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的战斗力。

(4)培训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年会统计,投资培训的企业利润比其他企业平均水平高37%,人均产值比平均水平高57%,股票市值比平均水平高20%。

在过去的50年里,外企的培训费用一直在稳步增长。美国企业每年用于培训的支出约为300亿美元,约占员工平均工资收入的5%。目前,包括麦当劳在内的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设立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也建立了自己的大学。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很好的培训范例。

(5)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企业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训有时候是最直接、最快速、最经济的管理解决方案,比自己摸索更快,比招聘同样经验的新人更值得信赖。

2、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

培训可以给企业管理者带来六大好处:

(1)可以减少事故。研究发现,企业80%的事故是由于员工对安全知识的无知和违章操作造成的。通过培训,员工学习了安全知识,掌握了操作规程,自然会减少事故的发生。

(2)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员工参加培训,往往能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纠正错误和不良的工作习惯,直接的结果必然是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3)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通过培训,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会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4)可以减少损失。损失主要来自员工操作不慎,技能低下。通过培训,员工会认同企业文化,努力工作,同时也会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损失。

(5)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可以提高。培训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素质,还培养了员工的创新能力,鼓励员工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6)管理内容可以提高。经过培训,员工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会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积极服从和参与企业的管理。

3.从员工的角度来说。

(1)增强就业能力。现代社会职业的流动性让员工意识到充电的重要性。换岗位和工作主要看自己的技能。培训是刚出校门的员工增长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很多员工要求企业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这也成为一些人在选择工作时考虑的一个方面。

(2)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员工的收入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员工要提高工作技能,技能越高,薪酬越高。

(3)增强职业的稳定性。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为培训员工,尤其是有特殊技能的员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不会随便辞退这些员工。为了防止他们离开带来的损失,他们总是会想尽办法留住他们。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把参加培训、出去学习、出国深造等。作为对自己的奖励。经过培训,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在工作中更加突出,因此更容易被企业重用或提拔,员工也因此更愿意在原企业服务。

(4)培训可以让你更有竞争力。未来的职场将充满竞争。随着人才机制的创新,每年都有大量新的人才加入竞争队伍,让你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面对竞争,避免被淘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学习,而培训就是最好最快的学习方式。

总之,培训可以让员工自强不息,企业的血液可以不断更新,让企业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永远保持竞争力。这是培训企业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