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成就简介
朱迪研究的新型陶瓷特种加工项目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本项目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项目“陶瓷发动机的研制”。经过大量的试验和不断的改进,制造出了含络合肟的陶瓷零件。这一成果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在他主持的精密电铸项目中,对电铸的机理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创造性的方法解决电铸电场畸变等问题。部分研究成果为生产单位解决了关键问题。
电解加工是航空发动机叶片、整体叶盘等核心部件的关键制造技术之一,但精密电解加工的机理和关键技术在国内长期没有突破。朱迪开发了叶片电解的刀具设计系统和精密加工机床,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精密加工。在太行系列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研制中使用,型面加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整体叶盘电解加工机床。该技术和设备大大提高了整体叶盘的生产效率,满足了我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发展的迫切需要。整体叶盘电解加工技术已应用于我国某新型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为国防重大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成果获2010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他还开发了国内外独有的摩擦辅助高性能电铸机床,可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高效高质量电铸。已用于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体样品的研制,消除了传统电铸因停机、去瘤而产生的分层现象,首次实现了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体无结瘤、无针孔、无分层,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该成果获得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现在瞄准当今制造技术的主要方向——微细加工技术,致力于微细电铸技术的探索和发展。该研究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5438-0993项目验收中受到好评。
朱迪的学术成就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自1998以来,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在电化学制造技术领域发表了27篇论文,其中朱迪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7篇论文。2008年,他被CIRP所有65,438+070位院士增选为院士。由于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朱迪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多次受到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国家教委的表彰奖励,如“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博士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