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和轧钢机的轧制工艺是怎样的?

轧制工艺\ x0d \ x0d \一般单机架20辊冷轧机的轧制工艺可分为进料、穿带和可逆轧制;分三个阶段卸载\x0d\倒带。二十辊轧机,尤其是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轧制张力大;在轧机前后的卷取机/开卷机施加钢带张力后,轧制过程开始,在此之前是进料和穿带阶段。\x0d\送料穿带阶段:一般由送料小车将钢卷送到开卷机卷筒;浮动式开卷机常用于开卷,\x0d\以保证钢带始终处于轧机的中心;浮动开卷机由光电对中装置的通用液压缸控制;将开卷后的钢带用矫直机(三辊矫直机或五辊矫直机)矫直;一些轧钢机配备液压剪切机切割头;钢带以向上摆动的导向台穿过机器前的卷取机,直接送入20辊轧机;然后,开卷机继续通过轧机向前送进钢带,直到送到开卷机后面的卷取机钳口,钳口夹住钢带的引线,在卷筒上缠绕2-3圈,然后停止送带,穿带完毕。\x0d\可逆轧制阶段:穿带结束后,先放置上下工作辊(穿带时工作辊已取下),然后对齐轧制线,关闭轧机封闭门,压下轧机前压板,用出口侧擦拭器压下钢带,启动轧机工艺润滑冷却系统供液, 压下轧机的钢带,转动卷取机给钢带张力,在轧机前后用测厚仪和测速仪进入轧制线。 \x0d\在轧制过程中,如果在钢带边缘发现缺陷,影响高速轧制,当缺陷部位通过轧辊时;\x0d\操作员按下控制台上的按钮,将缺陷位置信号输入AGC系统。当轧制即将结束时,轧机将会减速。当钢带尾部到达轧机前的卷取机位置时,机组将停止,第一道次将结束。测厚仪和测速仪退出轧制线\x0d\,轧机压下并抬起,钢带张力释放,冷却润滑剂停止供给,压板抬起。\x0d\第二次轧制时,钢带向相反方向移动,机前和机后位置互换。当第二个工作开始时,卷取机以相反方向\x0d\运行,并将前钢带的头部送到前卷取机卷筒的钳口。钳口夹住头部后,前卷取机旋转将钢带\x0d\卷绕在卷筒上2-3圈;然后,轧机供应冷却润滑剂,轧机压下,后卷取机驱动,给后\x0d\张力。轧机前后的测厚仪和测速仪进入轧制线,机组运行开始二次轧制。\x0d\从第二道次开始,轧制在机器前面的卷取机和20辊轧机之间进行。轧机自动厚度控制(ACC)系统投入运行后,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当有缺陷的钢材在轧制过程中通过轧辊时,轧机会自动减速。轧制结束时,轧机将自动停止。\x0d\一般可逆式轧机轧制奇数道次,但当前、后卷取机为扩展卷取机时,可以轧制偶数道次\x0d\,即也可以在轧机开卷机侧开卷。\x0d\一般在成品孔型轧制前需要更换工作辊,以获得高质量和对带钢表面质量的特殊要求。每道次轧完成品后,轧机停机,压下并拾起,测厚仪和测速仪退出轧制线,轧机停止供应冷却润滑剂,卷取机压辊压下,或开卷小车被小车座辊抬起并顶在钢卷上,以防止钢卷尾部因开卷卷取机的转动而完全缠绕在卷筒上。至此,可逆轧制过程结束。\x0d\放卷和复卷阶段:对于涨缩卷筒卷取机来说,放卷比较简单。首先,用绑带将线圈绑在径向\x0d\上。卸卷小车上升顶住卷材,卷取机卷筒收缩,钳口张开,卷材由卸卷小车支撑。卸卷小车和卷取机的辅助推车同步移动,然后从卷取机上卸卷。卸卷小车继续移动,将卷材送到卷材存放平台。\x0d\对于轧机前后带实心卷筒的卷取机,钢卷不能直接从卷筒上卸下。只有当钢卷重绕到膨胀卷取机上时,才能卸载钢卷。在Sendzimir 20辊轧机和Sendewei 20辊轧机上使用实心卷取机时,机组一般配有重卷机构,将成品钢卷和实心卷取机一起从卷取位置输送到重卷开卷位置I,然后将钢卷从开卷机一次重卷到复卷机。由于复卷过程在轧机的轧制区外进行,复卷和轧制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影响。\x0d\轧制工艺\ \x0d\\x0d\ 1+0压下制度\x0d\轧机压下制度应根据轧机的技术参数、被轧材料的机械性能和产品的质量要求确定。同时要考虑轧机的高产能和低消耗。\x0d\用20辊轧机轧制优质碳钢相对容易。使用20辊轧机的目的是追求\x0d\产品的高质量,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平面度和表面质量,并获得更薄的产品。\x0d\碳钢,尤其是低碳低碳钢,在20辊轧机上,一道次总压下率可达95%以上,每道次压下率可达66%。\x0d\对于可逆冷轧机,由于每个道次都是在同一个机架上轧制的,所以道次压下率分配是由等压轧制原理决定的。一般第一遍\x0d\第二遍的压下率最大。随着轧制带材的硬化,各道次的压下率逐渐降低,使各道次的轧制压力大致相等。\x0d\为了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在充分利用轧机和轧机前后卷取机的主传动功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道次压下率,减少轧制道次。但有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板形和表面质量,减少\x0d\钢带的纵向厚度偏差,可以适当增加轧制道次。在总压下率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更多的轧制道次可以略微提高钢带的强度。成品道次压下率对板形影响很大,一般为10% \ x0d \左右。\x0d\ 2张力系统\x0d\冷轧钢带的一个特点是张力轧制;钢带的冷轧不能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张力可以降低轧制压力,改善板形\x0d\稳定轧制过程。张力系统对冷轧带钢至关重要。\x0d\二十辊轧机(和多辊轧机)采用小直径工作辊,轧制过程的工艺特点是大\x0d\张力轧制。\x0d\必须采用较大的单位张力,因为被轧制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机械性能,或者工作辊在一个较小的\x0d\变形弧长内几乎没有歪斜,这样就存在压下和沿带材宽度方向延伸的不平衡。当张力在压力较小的区域重新分布时,张力达到屈服极限,\x0d\井可能使带材在宽度方向的延伸达到平衡。\x0d\实际上,在多辊轧机上轧制时,金属的变形是由轧辊压下量和卷取机建立的带材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x0d\多辊轧机中使用的单位张力取决于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冷加工硬化程度、带材厚度及其边缘质量。一般单位张力维20%-70%。\x0d\为了实现稳定轧制过程所需的大单位张力和总张力,需要在多辊轧机中设置一台\x0d\大功率传动的卷取机。一般20辊轧机的卷取机电机功率达到轧机主传动功率的70% ~ 80%,有的甚至达到100%。\x0d\每个道次的张力确定如下。一般来说,第一次轧制时,由于酸洗线的卷取张力小于\x0d\,为了避免因钢带层间错位而划伤表面,第一条线的后张力根部小于酸洗线的卷取张力。\x0d\为了增加第一道次轧制的后张力,在二十辊轧机入口侧设置压板,以增加轧后张力;预张力可根据工艺要求自由确定。在随后的轧制道次中,要逐根挖掘轧制钢带的品种和规格,要么前张力\x0d\大于后张力,要么后张力大于前张力。一般取前一个道次的预轧张力作为该道次的轧后张力,\x0d\单位预轧张力大于单位轧后张力。成品预张力(卷取张力)有两种。对于胀缩卷筒卷取机,由于钢卷可以直接在卷取机上退卷,钢卷可以直接在罩式炉中卷绕进行紧密退火,所以在退火时应降低卷取张力,防止粘结。当卷取张力小于50Mpa时,退火粘结的概率很低,但卷取张力过低会影响轧机的生产能力。对于实心卷筒卷取机,由于需要复卷,复卷时可以使用小张力(10-40 MPa),所以轧制时可以使用大张力,可以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孔型\x0d\的张力应根据板形随时调整,尤其是轧制的带材较薄时。当材料中间有波浪时,应降低张力,防止皮带边缘被撕裂或折断;当带材产生边浪时,张力可适当增加。\x0d\ 3速度系统的确定\x0d\轧制速度应根据设备的能力,在轧机允许的速度范围内尽可能提高轧制速度,以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同时,当轧制速度增加时,轧制压力相应降低。\x0d\第一遍一般采用低轧制速度,因为第一遍压下量大。如果高速轧制,轧辊会急剧发热,由于多辊轧机轧辊冷却条件差,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坯料纵向厚度偏差较大,坯料形状与轧辊形状不完全一致,初轧时要调整坯料,要求速度较低;同时,采用高转速和大减速比,主电机容量不能满足。\x0d\后,根据压下系统、张力系统和主电机的功率来确定轧制速度,使主电机的能量得以发挥。\x0d\在轧制各道次的启动和制动过程中,分别有一个提速和降速的过程。在轧制过程中,速度调节应尽可能小,以保证轧制的稳定性\x0d\达到厚度偏差的均匀性。\x0d\ 4辊型\x0d\由于20辊轧机机架的刚性和零凸度设计以及各种调整辊型的有效手段,\x0d\ 20辊轧机都可以使用无辊凸度的平辊进行轧制。根据需要,工作辊\x0d\第二中间辊也可适当配备凸度辊。第一中间辊始终是平辊,但其头部是锥形的,用于辊的轴向调节;支承辊的支承轴承不能有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