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道歉:火箭飞船成功升空,用事实回应了《纽约时报》的冷嘲热讽。
很多人对推力的感受来自于生活常识。如果你想跑得快,你必须用脚蹬。在空中,可以用螺旋桨吹。空气本身还是一种支撑。但是在太空中你能推动什么呢?没有地方让你踩踏。普通人直觉判断,在太空中,恐怕任何一个发动机都不行,没必要推!
但是,戈达德告诉大家,根据牛顿定律,只要你向后扔东西,就一定会得到向前的推力。我们都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理论上,到更高的层次,这叫动量守恒。普通人思维的误区是不把气体质量当回事,完全忽略了气体本身的质量。他们往往不会想到喷回来的气体也是重的。只要喷的足够多,速度足够快,反应就会很大。
近年来,美国全力发展航空工业。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美国人发现欧洲的飞机工业已经走到了美国的前面,尽管飞机是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但是莱特兄弟的专利申请面太广,怕别人窃取自己的技术秘密。如果美国陆军想买,总是要先看货。人们不知道你的飞机性能如何。莱特兄弟不付钱就不让我看。不致命。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航空工业都受制于莱特兄弟的专利。他们对每架飞机收取20%的版税。后来费了好大劲才让他们把专利费降到2%,但美国航空业起了个大早,赶上了晚集。他们去欧洲打仗,不得不买法国飞机。因此,一战后,美国开始鼓励发展航空工业。他们根本不关心火箭。于是戈达德就和一小群人在火箭领域战斗了很久。
在大学里做实验显然不合适,因为火箭很危险。他四处寻找,找到了月经的菜园。这个地方比较开放。她一个人来月经,还有一屋子的猫。猫再可爱,终究不是人。平时,他们很陌生,很冷漠,没有人说话。现在有人在她的菜地里做实验,有点热闹,受欢迎。于是戈达德把所有的火箭设备都放在鸡舍里,凑合着用。看着一群年轻人进进出出,老太太开心极了。然而,当地的消防员很生气,不去战斗,却时不时地爆炸。谁能受得了这个?
1923年,戈达德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液氧和汽油。1925年开始在克拉克大学做静态测试,就是把发动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然后点火实验。1926年,戈达德在马萨诸塞州的奥本开始了第一次液体火箭试验。火箭只燃烧了2.5秒,就落入了附近的一片菜地。飞行高度41英尺,只有十几米高;距离为184英尺,约56米,比大型焰火表演还要近。现在一些地方生产的烟花爆竹都是像保温瓶一样的大规格,但烟花爆竹还是用固体粉末燃放。虽然戈达德的火箭飞得很近,但这是一个里程碑。它发射火箭的地方后来成为美国的国家历史地标。
后来,戈达德继续测试他的液体火箭。当地报纸也在不断报道。1929年,他做了一个更大的火箭,上面有气压计、温度计和照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枚带仪器的火箭。
随着火箭越飞越高,它就越飞越远。月经的花园几乎全是他。邻居不想天天被导弹袭击,戈达德只好换个地方。这都需要钱,实验需要真金白银。他想去某个地方投资。但没想到1929的大萧条和华尔街崩盘,我什么投资都拿不到。戈达德的火箭生涯即将结束。
但是在关键时刻,戈达德遇到了贵族们的帮助。他和查尔斯·林德伯格关系很好。过去翻译成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他是第一个驾驶路易精神号飞越大西洋的冒险家。这位飞行员和火箭研究者戈达德兴趣相同,林德伯格对火箭很感兴趣。林德伯格遇到了一个非常非常有钱的人,也就是古根海姆家族。他们是犹太人。他们早年在美国办矿发了财,后来资助航空业和现代艺术,他们出手大方。古根海姆美术馆非常有名,它是由贝聿铭设计的。林德伯格促成了这场比赛,并为戈达德获得了5万美元的赞助。后来古根海姆家族又陆续投资了6.5438+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6.5438+0.7万美元左右。
有了这笔钱,戈达德搬到了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小镇。这个地方很宽敞,不是说可以玩火箭,而是可以玩外星飞船。戈达德因为一个奇怪的原因选择了罗斯韦尔作为地点。17之后,这个地方会因为UFO事件而闻名于世。1930年,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荒芜。正好,戈达德耳聪目明,喜欢保守秘密,从不与人交流。从1930到1945,他在这里进行了31次火箭发射实验,但他的火箭飞行高度从未超过2.7公里。当时飞机可以飞到1.5万米,气球可以飞到22000米。戈达德的火箭显然不值一提。速度只是超过了音速,与第一宇宙的速度相差甚远。标准大气压下的声速约为每秒340米。换算下来,第一宇宙的速度大约是音速的23倍,差距明显。
说到底是因为戈达德一个人,和别人交流不多,似乎只关心自己玩得开心。美国政府不重视火箭研究。1941,他的几个助手被调走了。他不知道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德国和苏联在火箭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1934年德国A2火箭飞到3.5公里,1939年A5火箭飞到12公里,1941年A4火箭飞到84公里,已经是大气层边缘。
美国不重视戈达德,德国和苏联重视。他们派间谍去刺探情报。他们发现戈达德的一些设计是有价值的,但总体来说还是落后于这两个大国。毕竟戈达德的毛男能做什么?从65438年到0945年,戈达德死于癌症。他一生中从未见过火箭飞向太空,但他的朋友林德伯格目睹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面对这种情况,林德伯格不禁感叹戈达德给他看了多级火箭的设计方案。我不知道当时他是在做梦还是林德伯格现在在做梦。是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直到1961,戈达德的遗孀才出版了他30年的全部手稿。可惜这些手稿只具有历史价值,不再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加加林已经上了太空,祖先的遗物只能放进博物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戈达德的名字命名了一个研究中心,这就是著名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哈勃太空望远镜由该中心管理,该中心也是对先驱戈达德的纪念。
1969 7月17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向戈达德道歉。文章总结了《纽约时报》嘲笑戈达德的社论,然后郑重道歉。文章说,进一步的调查和实验证实,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的发现是绝对成立的。火箭可以在真空中运行,就像在大气层中一样。《纽约时报》是如何记住50年前发生的事情的?因为前一天,16年7月9点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发射,正向月球进发,戈达德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当然,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感慨万千。比如赫尔曼·奥博特也在阿波罗11飞船的发射场。
这个Obote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罗马尼亚。他被凡尔纳的书迷住了,和齐奥尔科夫斯基一样,他也被《从地球到月球》这本书迷住了。但他也知道,用火炮是不现实的,火箭才是王道。他在大学里学医,但他一心想着火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军去了东部前线。他仍然痴迷于火箭。1917年,他还为德国战争部长设计了液体火箭方案。当然,他的设计完全被忽视了。战后他去德国学物理,博士论文是关于火箭的。结果教官一看,写的是云山雾罩,简直是胡说八道。所以,他博士论文不及格,所以没有博士学位就不能当科学家?我不知道,但他还是更有活力。他猛烈批评了德国的教育制度。但是,最后他在那篇论文的基础上拿到了博士学位,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当时,一群德国火箭爱好者成立了一个名为“太空飞行协会”的组织,奥博特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Obote出版了很多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书籍,影响了很多人。有人想拍一部科幻电影叫《月球上的女士》,请了Obote做科学顾问。他趁机哄骗人家给钱造火箭,在首映式上发射真火箭,也能给电影造势。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响。
电影中火箭的外形也是Obote设计的,包括火箭的发射过程。嗯,电影总是有很强的戏剧性。这是一部无声电影,不夸张是吸引不了人的。Obote设计了一个倒计时环节,真的很出彩。这个倒计时过程已经成为火箭发射的标配,其实就是出自这部电影。
电影首映式很热闹,政要也来捧场,所以德国政府后来为什么愿意支持火箭研究,跟Obote这个时候的宣传有关系。但是直到电影首映,Obote还是没有做出火箭。他拍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电影也不好卖。但是确实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喜欢火箭。他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找了一个18岁的大学生帮忙。这个学生甚至比老师更好。他的名字叫韦恩赫·冯·布劳恩。
后来,奥博特参与了纳粹的火箭研究。他更喜欢固体火箭,所以他被转到研究防空火箭。战后,他也受到审查,并在美国被关押了一段时间。出来后给各地的人做顾问,给意大利做顾问,给美国的阿特拉斯大力神火箭做顾问。后来参加了阿波罗计划,目睹了阿波罗飞船登月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没办法。我活了很长时间。他是唯一活到太空时代的火箭先驱。他活到了95岁。
其实我真的很感慨。火箭刚学步没多久,那么原始简陋,载人上天。关键是苏联和德国这两个欧洲大陆上的大国都在利用自己的国力推动火箭的发展,这是火箭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奇怪的是,欧洲大陆上的火箭都是囚犯制造的,这也是火箭发展过程中非常奇妙的一幕。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下次再谈。
#航空航天# #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