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本科吗?

大学专业: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面向普通本科学生的综合性民营企业。

官方网站://

官方地址:广东肇庆

官方电话:0758-6179018

电子邮件:369164089@qq.com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6,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8 12,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肇庆市的腹地。学校占地面积1.283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9万余人。学校有星湖校区和大王校区两个校区。星湖校区位于肇庆七星岩国家5A景区,大王校区位于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的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雍容华贵,错落有致,气势磅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私立大学之一。25年来,学校秉承“重知识、重能力、重品德”的校训,秉承“兼收并蓄、坚韧执着”的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先后被中央教育学院、广东省教育厅评为“人民满意民办高校”、“广东省十佳民办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形成了产业和管理两个轮子带动,产业、管理、经济、文学、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建立了计算机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卫生与家政管理学院等14个教学单元。本科专业17,专科专业53。设有计算机信息、建筑工程等6个专业群,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建筑、财贸、艺术创意等5个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180余个,其中省重点专业1个,省资助专业7个,省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决策咨询基地1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建成省市级科研平台6个,批准省市级科研项目163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6项;出版专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其中核心期刊52篇;批准国家专利106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8项。——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过硬。专任教师967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副高级教师215人,中级教师296人,硕士教师389人,博士教师21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8.72%。同时还从行业、企业聘请了242名兼职教师。引进了一批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博士和具有行业或企业经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2020年,学校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坚持立足肇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构建了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业精神“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培训并重的协同育人机制。与区域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广东嵌入”、“电子竞技”等7所产业学院,并实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教学、创业培训、创业孵化三级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累计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6万人,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2017、2019年学校分别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园基础设施完备。新建图书馆藏书654.38+0.27万册,电子图书36.45万册。建有国际标准的跳水游泳馆和网球馆,成功承办了第十五届广东省运动会、第十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游泳锦标赛等重要赛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38+0.3亿元,各类实验实训室、微机室、语音室、舞蹈实训室、琴房等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有室外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设施,为学生学习、娱乐和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学生公寓、热水供应、洗衣机等生活设施齐全;食堂主副食供应、校园商业街、校园电动公交车、ATM等便民服务。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大王校区“试点计划”,创新强校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争当新时代职业本科教育排头兵,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不断前进。

其他信息: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是批量招生的,所以我们通常说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本科院校。(2017起,广东取消三本,合并二本。2018起,广东高考合并本科一批,第二批录取批次为“本科一批”。)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996创办为东方英才学校,1997学校更名为肇庆市。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学校升格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更名为广东工商职业学院。2018年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65438+2009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其名称为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工学、管理学双轮驱动,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艺学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目前设有智能制造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建筑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应用外语系、 艺术设计系、文化传播系、公共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系,开设48个专业(方向)。 设有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建筑、财贸、艺术创意等5个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15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总藏书1160000册,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资助专业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校级重点专业7个,品牌专业2个,特色专业4个;1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决策咨询基地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