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定南的经济实力如何?
早上好!
一串串鲜活的数字,宛如跳动的音符,记录了赣州定南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
今年1至3月,赣州定南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4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42.9%;园区工业总产值2.3亿元,增长62.6%;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增长61.4%;实现利税总额2696万元,增长136.3%;财政收入8086.8万元,增长115.2%。
扬优成势,推动工业扩张
赣州定南县依托丰富的矿产、水能和农产品资源,积极与沿海产业转移对接,优先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财源优势转化”的发展之路。赣州定南县先后投资3亿余元,加大了对良富等5个工业园区和历市等3个工业发展重点镇的扶持力度,吸纳了全县90%以上的工业企业在园区和重点镇落户。产业的高度集中和企业的连片发展,使全县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全县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开发系列产品100余种,11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星火计划,13个产品获国家专利。
同时,赣州定南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大项目和优质企业落户定南。今年1至3月,赣州定南县***引进内资项目21个,签约资金9.8亿元;引进外资项目6个,签约资金987万美元。
无中生有,引来新兴产业
赣州定南六大支柱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可圈可点。然而,全县工业经济存量的80%以上集中在六大产业上,作为支撑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日渐显现出产业门类少、单一的结构性矛盾。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定南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在做大做强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拓展新的产业门类,积极培育包装、五金等产业门类,以工业经济的新跨越带动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于是,赣州定南县着手进行科学的行业规划,力求在重点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2006年,赣州定南县聘请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对全县稀土、钨下游产品以及生物制药等5个产业进行规划。目前,5个行业的规划均已完成论证评审,这些专业规划的编制完成,使赣州定南县“十一五”期重点发展的一批新型特色产业在战略定位、技术路线、产品布局、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重点上得到国内权威科研机构的科学论证,将对今后赣州定南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科学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按照明确的产业规划,赣州定南县到长三角、京津沪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项目选择上,坚持高起点、大型化、高科技,加强在重点发展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方面招商引资,力争使适宜当地发展条件而尚未开发的新领域借助外力得到有效开发,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目前,稀土深加工企业、投资3.6亿元的红帆科技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新欣陶瓷厂,投资7000万元的绿源饮料公司等一批新项目纷纷落户定南。
超越平常,创新发展环境
赣州定南充分抓住工业基地建设这个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创新园区运作方式,做大做强板块经济,打造特色工业,形成工业集聚发展模式,实现定南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近3年来,赣州定南县投入3.5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坚实平台。针对部分企业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赣州定南县采用中介担保和银企推介的方式,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06年,按照《公司法》规定,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设立第一家民营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搭建平台。一年来,***有2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了贷款协议,签约总金额达1.3亿元。
赣州定南县针对名牌产品少、名牌产品市场带动力弱的现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以扶持,引导、帮助企业努力争创名牌,进行标准化生产。赣州定南县引进胜仙面食有限公司后,就资助企业200多万元,扶助企业建立起一整套产品质量生产跟踪检测系统,保证企业产品生产质量,打通了产品通关的“绿色通道”,产品合格率100%。“胜仙”商标也已成为江西省著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