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的学术研究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第一台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互联网监控设备和第一批真正的数字电子计算机。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取得重要科技进展。医学研究的经费和项目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加到一半。

1.科研经费&;项目

2010年度,我校理工类、医学类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垂直项目1045,收到资金9.366亿元;横向项目348个,收到资金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6项。

* * *申请17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82项,资助金额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项。

获得教育部20个博士点和37个新教师项目支持,资助经费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资助金额128.5万元。获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3个项目。收到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2.论文发表

2010年,理工类和医学类学校申请中国专利671件,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为164,全校有效专利总数(在维护中)为841。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之最。2009年,全校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历年发表的中国科学论文统计结果,该校2004-2008年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2009年论文被引用2419篇,* * *被引用9106次,平均1.25次,居全国高校之首。有26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次,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论文占总发表论文的33%,居全国第二位。

生命科学学院和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10年2月的《自然》杂志上,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3.科学技术奖

2014年度,我校有两个医学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2013年度,我校1医学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周良辅院士获得了2013年度“贺亮合力基金科技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1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2年,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2011年度,我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2010年,我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人文社科研究2003-2007年,学校文科研发经费累计2.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目、教育部194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目。出版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654.38+0.5万篇,发表研究报告2300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2项。

复旦大学获得第五届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项,第十一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9项,第十届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宣传优秀成果奖17项,第十二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0项。馆藏资源复旦大学图书馆,原名五五阅览室,正式建成于1922。由文科馆、理科馆、医学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和古籍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

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共馆藏纸质文献资源500多万册,其中网上古籍约40万册(含善本6万册),民国图书65438+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中外文数据库271种,电子图书233.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5200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学、外文书籍、复旦人作品以及各种专题书籍。

其中,复旦医学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为主。拥有200多个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知网、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学术搜索精英、Elsevier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学术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主要发表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论文。1935年6月创刊,1978年6月复刊,在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组建文科学报编辑部。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合版):创刊于6月30日,1935,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等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公报和研究简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6月1956。主要发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数学年鉴:2008年,本刊出版了6期数学年鉴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鉴B辑(英文版)、4期A辑汉英翻译本(中国当代数学杂志《当代数学在中国》,美国阿灵顿出版公司出版)。

复旦教育论坛: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被列入中国核心期刊大纲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核心期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名与指南。

新闻大学:是国家级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被多所著名高校在学术评价中指定为权威期刊。

《当代修辞学》:中文语言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世界经济论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评价,其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的72种经济类期刊中排名第10位,是前十名期刊中唯一来自京外的期刊。

《研究与开发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可的中国管理科学重要期刊之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于2007年获得“中国百种优秀学术期刊”称号。经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评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入选2008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华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国科技(全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已被万芳数据、中国知网、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 * *发表综述3篇,文章25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篇,国家“973”、“863”计划资助5篇,其他项目资助3篇),综述21篇,其他34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行7期(含增刊1)。发表文章42篇,专家对话7场,讲座2场,评论10篇,病例讨论2篇,病历报告7份。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自2000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种期刊数据库收录,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影像杂志》:是中国的科技期刊,也是中国的学术期刊(核心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临床医学》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和万方数据库数字期刊全文收录;已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全文收录。

《中国肿瘤学》: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光盘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期刊群”进行全文在线,被纳入“中国核心期刊(精选)数据库”;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