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科学家的故事(20分钟内回答会加分)

居里夫人(1867—1934)

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原籍波兰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嫁给皮埃尔·居里。他们研究了当时贝克勒尔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相继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从65438年到0906年,居里夫人去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取得成就,撰写了《放射性通论》和《放射性物质研究》,促进了核科学的发展。因为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居里和贝克勒尔在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在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也是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同时,她还被其他15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获得了来自7个国家的24个奖项和奖章,并在25个国家担任了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去世了,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一)科学工作者的目的是探索真理,而不是“寻求物质利益”。

居里夫人称自己的科学生涯为“纯研究”,纯粹以探索真理为目的,没有任何名利思想。镭的发现本来可以发大财,但是居里夫妇却无动于衷,连申请专利的热情都没有。

科学能发现世界的美,科学本身也有很大的美。这种美,有着无穷的魅力,让人产生兴趣,仿佛一个孩子置身于大自然的景色中,“仿佛在梦中”,“仿佛被童话迷住”这种兴趣让人乐此不疲。

(2)科学工作需要自由、宁静和时间。

1.科学研究需要自由。

居里夫人说,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作为一个自由的学者从事研究”。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铁蹄和专制主义的干预下,研究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科研需要安静。

为了清静,要避免人事纠纷,所以居里夫人愿意逆来顺受,尽力克制自己,使自己变得温柔从容,不为刺激所烦。为了清静,她淡泊名利,不与世争。

科学研究需要时间。

为了争取时间,居里夫人尽量保持家庭生活简单,甘于清贫,尽量减少家务。为了争取时间,她甘愿孤独。即使在年轻的时候,她也不想要青春的快乐。她致力于独自学习。

(3)科研需要奉献。

1.目标要一致。

居里夫人经过50年的研究、坚持和不懈的探索,终于发现了镭。

2.要有信心。

我相信我们对一切都有天赋。自信使人不惧怕暂时的失败,自信给人失败后再做一次的勇气。

3.要坚持。

工作条件再艰苦也动摇不了意志,工作中再多挫折也动摇不了信心。

4.要勤奋。

居里夫人致力于科学研究近五十年,全身心投入,努力工作,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问题研究

1.“我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催促我——就像一只蚕被催促着结茧一样。”某种力量是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没有说清楚,可能是因为这种力量很难表达清楚。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因素。1段说“这件事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完成”,完成的决心是一个因素。第三段说“研究就是真理的讨论”,对真理的渴望是一个因素。文章最后写道,“这种魅力是我能在实验室里努力一辈子的主要原因。”科学魅力的吸引力是一个因素。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怀着崇高的使命感,科学事业就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这种使命感当然是一个因素。

2."当我还是个女孩时,我独自住在巴黎大学."为什么“孤独”也是一段美好幸福的回忆?

这里说的“孤独”恐怕翻译的不太恰当。什么是孤独?单身,需要交流感情而没有交流才会感到孤独。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静静地看书,没有孤独。居里夫人在这里的意思是,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总是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一个人安静地学习,在大学阶段读了很多书,很有收获。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居里夫人所说的“实事求是”和“梦想家”是什么意思?

应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关注现实的人在工作中得到很多回报”,这是完全应得的,所以居里夫人也是肯定的。关注现实意味着通过工作获得物质利益,因为毕竟生活需要金钱,你可以通过获得大量回报来享受美好的生活。“梦想家”为了研究而学习,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理想而学习和工作。完全没有物质利益的概念。正如居里夫人自己所说,“他们被事业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追求物质利益。”

4.“我一直沉浸在世界的美好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不断增加其崭新的前景。”“不断增加其全新的前景”是什么意思?

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世界之美”,而不是风景之美。自然科学研究物质世界,揭示其规律,探索其奥秘。知道了规律,发现了奥秘,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优雅是指物质运动的规律和物质的内部结构。学完物理化学,你会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科学越发展,世界越展现出它的美好,所以不断增加它崭新的前景。

从小到大,体育从来都不是霍金的强项,几乎所有球类运动他都不擅长。

在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他变得更加笨拙,有一两次他无缘无故地摔倒了。有一次,他突然不知什么原因从楼梯上摔了下来,立刻陷入昏迷,差点死掉。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妈妈才注意到儿子的变态。刚刚庆祝完21生日的霍金在医院度过了两周。经过各种检查,确诊为“卢格氏病”,即运动神经元萎缩。

医生告诉他,他的身体会越来越失控,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作。最后,心脏和肺也会衰竭。霍金只被判了两年徒刑。那是在1963。

起初,疾病恶化得相当快。对霍金的打击可想而知。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他不能活着完成他的硕士论文。然而,一个女人出现了。

■一个女人出现了。

她的名字是简·沃尔德。

1962年夏天,简通过朋友认识了走路笨拙、步履蹒跚的霍金,后来又见过几次面。于是,他们遇到了爱情。

但是,他们的爱情有点苦。霍金对自己的病无可救药,所以不打算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他们之间总有第三者——死神。

然而,爱情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次年7月14日,简和霍金结婚了。

多年后,简在回忆录《音乐感动星辰》中写道:“我非常爱他,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嫁给他。我愿意为他做饭、洗衣服、购物、收拾家务,放弃以前的远大志向。”

与简的订婚真的改变了霍金的生活。为了结婚,他需要工作,为了得到工作,他需要博士学位。因此,他生平第一次开始努力学习。令他惊讶的是,他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研究。爱情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轮椅出现了。

■轮椅出现。

霍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1970年,学术声望日益增长的霍金已经无法自己行走,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都没有离开过它。

一直坐在轮椅上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

1991年3月,霍金坐着轮椅回到柏林的公寓。过马路时,他被一辆汽车撞倒了。左臂骨折,头部被砍,缝了13针。然而,48小时后,他回到办公室工作。

还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去了一个乡村别墅。上坡时,他们转弯太猛,轮椅向后倒了。没想到万有引力大师被地球引力掀翻在灌木丛里。

尽管身体残疾越来越严重,霍金还是努力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甚至活泼好动——听起来有点滑稽。在他已经完全不能动弹后,仍然坚持用唯一能活动的手指驾驶着轮椅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酒店里,他建议大家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样子真是一个奇迹。与查尔斯王子见面时,他转动轮椅炫耀,碾过查尔斯王子的脚趾。

当然,霍金也尝到了“自由”行动的后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在地球微弱的引力作用下,多次从轮椅上摔下来。幸运的是,每次他又固执地“站”了起来。

1985年,霍金接受了气管手术,从此完全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并探索了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与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直觉启发: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一直对观测天文学不感兴趣,只用望远镜观察过几次。与实验、观察等传统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依靠直觉。

“黑洞不黑”的伟大成就,来自于一个念头的闪现。1970 11年6月的一个晚上,霍金一边慢慢爬上床,一边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有温度,这样才会释放辐射。换句话说,黑洞并没有那么黑。

这个灵光一现,经过三年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 165438+10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发出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BIGBANG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为量子宇宙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霍金从65438年到0988年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书《时间简史——从宇宙大爆炸到黑洞》全球销量高达2500万册,自1988出版以来一直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创下畅销书世界纪录。在这本书中,霍金试图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

在《时间简史》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写的每一个方程都会使销量减半。所以我决定不写任何方程。但是在书的最后,我还是写了一个方程,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我希望这不会吓跑我一半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是彻底担心了。